圖右,耳鼻喉科主任張鑫為患者手術
53歲的患者陳女士(化姓)因“右耳悶漲感、聽力下降”來到我院耳鼻喉科就診?;颊咦栽V:“右耳耳內悶脹不適多年,近期癥狀加重,聽力下降明顯”。
我院耳鼻喉科張鑫主任接診并為其進行純音測聽、聲導抗等相關檢查后,初步診斷為:“分泌性中耳炎”;經仔細詢問后得知,陳女士有過反復咽鼓管吹張、鼓膜按摩、鼓膜穿刺等治療經歷,之前在他院治療效果不佳。
分泌性中耳炎的主要病因是咽鼓管功能障礙(阻塞),患者咽鼓管粘膜腫脹,咽鼓管功能不佳,纖毛活動欠佳,局部表面活性物質缺如。耳鼻喉科經會診討論后決定為陳女士行“咽鼓管球囊擴張術”,咽鼓管球囊擴張術是對自然腔道進行擴張,可使咽鼓管粘膜變薄、管腔拓寬,通暢引流后表面活性物質重新分布、促進纖毛功能恢復,是咽鼓管功能障礙性疾病微創治療技術。
與患者詳細溝通后,患者欣然同意手術治療。3月23日,經過積極的術前準備,排除手術禁忌證后,由耳鼻喉科主任張鑫為陳女士主刀,行“咽鼓管球囊擴張術”,打通鼻咽部與中耳腔之間緊閉的“秘密通道”,手術順利,患者恢復良好。術后當天,陳女士便自覺耳悶塞感明顯減輕,對耳鼻喉科的精心治療表示感謝。
咽鼓管功能障礙,是指咽鼓管阻塞導致的中耳通氣功能障礙。咽鼓管功能障礙的病因包括:腺樣體增生、下鼻甲肥大、鼻中隔偏曲、鼻咽部腫瘤;炎性滲出物堵塞;上呼吸道感染、咽喉反流等。
咽鼓管功能障礙臨床上表現為耳悶,耳壓迫感,耳鳴,耳痛,聽物朦朧感,以及無法做咽鼓管鼓氣動作等。早期中耳可以無病變,僅為癥狀性咽鼓管功能不良。隨著病程的發展,可逐漸發展為分泌性中耳炎、中耳膽固醇肉芽腫、膽脂瘤等,造成中耳病變,給患者的日常生活帶來困擾。
咽鼓管球囊擴張術適應證包括:
1、保守治療無效的慢性咽鼓管功能障礙;
2、難治性分泌性中耳炎;
3、慢性化膿性中耳炎(術前或術后有咽鼓管功能不良表現);
4、癥狀性咽鼓管功能障礙;
5、鼓膜膨脹不全;
6、鼻咽部惡性腫瘤放療引起的分泌性中耳炎;
7、鼓室成形術后早期鼓膜反復內陷;
8、唇腭裂導致的咽鼓管功能不良。
相比于傳統的鼓膜穿刺及切開置管的治療方式,咽鼓管球囊擴張術可直接作用于軟骨部,從根本上解決病因,對于難治性分泌性中耳炎及咽鼓管功能障礙而言,是一種治療新選擇。
張 鑫
煙臺海港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主任
副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
畢業于河北醫科大學,耳鼻咽喉專業,碩士研究生,在三甲醫院二十多年的耳鼻喉臨床工作經驗,曾在北京大學附屬人民醫院及北京協和醫院進修學習。主持及參與河北省及保定市科研項目多項,并獲得保定市科技進步一、二、三等獎多項,并在國內著名醫學期刊發表多篇論文。
擅長開展鼻內窺鏡微創手術(如下鼻甲低溫等離子消融術、過敏性鼻炎的篩前神經阻滯術、鼻中隔成形術等)、全組鼻竇開放術、鼻竇良/惡性腫瘤摘除術等;耳顯微手術(如鼓室置管術、改良乳突根治術等);咽部手術(如扁桃體摘除術、低溫等離子腺樣體消融術、咽部腫物摘除術、鼾癥手術等);喉部手術(如直撐喉鏡下聲帶息肉、聲帶小結摘除術等);頭頸外科手術(如氣管切開、頸部腫物摘除術等);擅長鼾癥的治療(低溫等離子微創手術及進口呼吸機配戴等)、耳廓及鼻部的整形手術等。
對耳鳴、耳聾、過敏性鼻炎、慢性咽喉炎等疑難病、慢性病有專門的研究和特色治療。
耳鼻喉科